近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公示了关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这是继湖北、浙江之后第三个为脑机接口定价的省份。
公示称,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的通知》(医保价采函〔2025〕78号),拟定江苏省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为6600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为3200元/次。该收费标准自9月1日起开始施行。
点击查看大图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曾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让脑机接口医疗收费有规可依。这也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经铺好。
此后,湖北省医疗保障局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湖北省的具体收费标准为: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966元/次 。此举开创医保价格制定先河,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加速迈向临床医疗应用,为后续省份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浙江省紧随其后,浙江省医疗保障局于5月发布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分别为每次960元、6580元、315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破冰之后,临床层面的积极响应迅速跟进。2025年6月5日,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设立“脑机接口专病门诊”及研究型病房,成为华中地区首家提供脑机接口诊疗服务的医院,脑机接口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所谓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的技术,它允许神经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与功能。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测量和采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并将其直接转译为可被外界人工设备识别的信号或指令,整合或者由外部设备向大脑输入电、磁、声和光刺激,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流与控制。
根据接口方式的不同,脑机接口又可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三类。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指无需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而是通过将电极附着在头皮上来采集大脑的电信号;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是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的脑膜上,不需要直接穿透大脑皮层来采集信号;侵入式脑机接口是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内部,以直接获取大脑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计算机指令或控制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目前,国内的企业和机构主要聚焦于脑机接口非侵入式和侵入式的研究。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逐步拓展其应用边界,不仅在神经功能缺陷譬如偏瘫、失语患者治疗方面,更在帕金森、癫痫、抑郁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除医疗外,脑机接口正向教育、娱乐、军事等领域渗透,非侵入式设备在VR游戏中的意念交互等应用进入试点阶段,市场空间逐步打开。据研究机构麦肯锡的测算,在医疗应用领域,脑机接口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
来源:医谷网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