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2026上海医疗器械展览会:医疗器械之迈瑞分析(七)迈瑞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5-9-5 10:38:44点击:

前面四篇文章我们把迈瑞的主营业务和业务都聊完了,本文我们继续聊一聊迈瑞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聊的核心竞争力是和业务关系不大,因为前面业务层面已经聊了很多,这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强调的还是这个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的特点之类的。

偏道而非术。

迈瑞的基本面

迈瑞的核心竞争力

(一)处在一个上升期的好赛道

迈瑞的核心竞争力第一点,我觉得是其处在一个上升期的好赛道当中,这一点很重要。

关于迈瑞所处的行业医疗器械,我在医疗器械之迈瑞分析(二)行业及迈瑞发展史文章中也都聊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是简单列几个要点。

其实不只是医疗器械,整个医药大板块我也都一直强调其未来广阔的增长前景。因为无论是比照欧美也好,比照中国的人口数目也好,比照目前行业的发展阶段也好,比照未来30年老年人口数目也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未来成长确定性非常强的一个大行业,而且商业模式也是一流。

单独看医疗器械,未来必然会受益于以下几点:

1)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医疗器械作为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

2)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动医疗需求升级,人均医疗支出预期持续增长;

3)医保覆盖范围扩大提升患者支付能力,就医意愿和就诊人次相应增加;

4)国内医药器械企业研发制造水平逐步接近国际领先企业,进口替代进程不断深化;

5)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群体不断扩大,相关检测与治疗设备的渗透率将稳步提高。

6)政策鼓励。国家计划2035年医疗装备研发、制造、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等发展目标,并计划到2025年培育6-8家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的企业。

7)从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例(药械比)角度看,我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二)医疗器械龙头强者愈强

医疗器械与药物板块的竞争格局存在显著差异。在制药领域,初创生物科技公司可凭借单一重磅新药(如Moderna通过新冠疫苗)快速实现大规模收入与盈利,从而颠覆行业格局,因此大型药企的创新优势并不显著。

然而,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逻辑截然不同,该领域更难出现颠覆性新进入者,品牌效应突出,"强者恒强"的规律更为适用。对比2006年与2019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榜单可见,2006年前十企业中有七家仍位列2019年前十,仅三家退出榜单的企业中,Tyco Healthcare被美敦力(2019年榜首)收购未单独排名,Boston Scientific和Baxter分别位列第11和14名,仍保持第一梯队地位。

2006和2019全球医疗器械Top10

从市场集中度看,前十和前二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从2006年的39%和52%分别提升至2019年的43%和59%,进一步印证了医疗器械行业强者恒强的显著特征。

医疗器械龙头强者愈强,主要因为医疗器械行业呈现以下七大特征。

1)医疗器械以渐进式创新为主,颠覆性产品出现频率较低

医疗器械与药物研发模式存在本质差异。药物研发往往呈现"0"与"1"的二元结果,且创新过程具有一定偶然性,因此众多突破性新药常源自中小型生物科技初创企业。

而医疗器械创新主要是渐进式、累积型改进,需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与升级,研发投入带来的是性能的逐步提升而非突破性变革,行业出现颠覆性新品的概率相对较小,龙头企业凭借长期技术积淀占据优势。

2)使用体验至关重要,临床反馈驱动产品优化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是评价核心指标,相对直观。而医疗器械使用涉及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作为主要采购决策者,医生对器械的流畅度、操作感受和便捷性等体验因素尤为关注,这些难以通过简单参数衡量。

两款技术参数相近的产品,其市场表现可能差异显著。流畅度、使用感等体验要素需通过大量临床应用获取医生反馈并持续改进。具备更大销售规模、完善网络布局、丰富研发运营及售后经验的企业,能收集更全面的临床反馈,在产品迭代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3)多学科交叉研发,技术壁垒较高

药物研发涉及学科范围相对较窄,使得小型生物科技企业可由少数核心科学家主导。医疗器械研发则需要多领域学科协同(涵盖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IT系统及软件开发等),需要更多跨学科核心技术人才,初创企业难以同时汇聚多领域顶尖专家。

在在高端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龙头医疗器械企业在品牌影响力、薪酬竞争力和职业发展体系上普遍更具优势。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人均薪酬

4)医疗器械更换隐性成本较高,医生转换意愿偏低

与药物相比,医疗器械的更换存在显著隐性成本差异。药物使用过程相对简单,更换药品的转换成本较低。而医疗器械的应用需要医生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才能熟练操作。

同一品牌系列产品通常保持操作逻辑和界面设计的连贯性,医生能够较快适应新产品;但若更换不同品牌,医生需投入额外时间学习新系统操作,适应新界面和流程,这种学习曲线带来的隐性成本较高。作为医疗器械的直接使用者和主要采购决策者,医生通常不愿频繁更换器械品牌,更倾向于持续使用熟悉的产品。

因此,在维护现有市场份额方面,龙头医疗器械企业的主流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医生对其产品的使用习惯和信任度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壁垒。

5)专利保护优势持续时间更长

制药行业面临显著的专利悬崖挑战,原研药专利到期后,低价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的涌入往往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

而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悬崖效应相对弱化,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器械通常由多项专利技术组合而成,单一专利到期不会导致产品容易被复制,且使用流畅度、操作体验等非专利要素是通过长期用户反馈形成的完善体系,难以完全模仿;

其次,医护人员熟悉某套器械操作流程后,通常不愿轻易更换。这种特性使龙头企业的明星产品能保持较长销售周期,相比新上市产品,历史悠久的产品更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6)售后服务要求严苛,品牌效应显著

大型医疗设备作为耐用品,其运营维护、功能扩展及应急供应等售后服务是医院和医生采购决策的重要考量。其中,售后响应速度尤为关键,在医院资源紧张情况下,快速的故障处理能力可大幅降低医院顾虑。总体而言,龙头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投入售后服务,并通过长期积累形成良好口碑,品牌效应更为突出。

以《中国医疗设备》2019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及售后服务调研活动"金奖名单为例,28家获奖企业中仅有5家为非上市医疗设备企业,其余均为跨国供应商或国内上市公司,显示大品牌在售后服务能力方面更受医疗机构认可。

7)工业基础要求高,制造难度大

医疗器械生产对工业模具、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通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等基础工业要求较高,制造工艺复杂。目前高端医疗器械厂商多为工业发达国家的资深企业,工业化基础薄弱的企业难以生产高端产品。

医疗器械制造属于重资产行业,需要大规模前期厂房和设备投入,建设周期较长。在资本投入、现金流储备和建设效率方面,大型医疗器械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行业这些特性使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可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领军企业,迈瑞医疗更有可能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确定性高、发展空间广阔、强者恒强的发展逻辑。

这一点我们从迈瑞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毛利率保持稳定在60%以上,净利率不断提升,稳定在30%以上。毛利率和净利率可以看出,迈瑞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强的,竞争对手无法危及其主业。

不过医疗器械相比医药有个大的劣势,就是不是重复消耗品,有较长的使用周期。

所以投资医疗器械企业要在高速成长阶段,有点像先进制造板块了,比如家电美的、格力等,一旦过了高速成长期,业绩是很难维持高位的。

(三)具备“品种齐全+研发能力强+售后完善+AI”核心实力

1)产品线全面,综合竞争力行业领先

迈瑞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龙头,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医疗科室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在医疗设备销售过程中,完善的产品组合通常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1)产品间具备协同使用功能和场景;2)同一品牌产品在操作逻辑上具有统一性,可降低医生培训时间和成本;3)支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统一监测管理。

目前,迈瑞已在多个产品类别中占据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份额首位,综合实力显著超越国内同行,这一优势在其主营业务介绍中已有充分体现。

从全球市场排名来看,公司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排名分别为第36位、第31位、第27位和第23位,名次逐年提升,不断向着全球医疗器械前20名的目标前进。与此同时,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百年医疗器械巨头相比,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仅为对方的约16%,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

国内市场,公司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持续被国内顶级医疗机构接受,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从科室到全院的整体化、集成化、数智化解决方案。

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体外诊断领域的血球、生化业务、医学影像领域的超声业务等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

国际市场,公司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通过在北美、西欧等全球最顶尖的医院引入公司产品,在全球最领先的客户需求的检验下,打磨出最好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血球、超声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维持市场前三的地位。

在2023年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全球TOP 100家医院中,迈瑞已覆盖80家,证明了公司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与国际一线医疗器械企业同台竞技。

2)研发实力雄厚,不断创新巩固优势

公司设立了十二大研发中心,共有5259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杭州、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明尼苏达、芬兰海肽和德国德赛,为全球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申请专利11773件,其中发明专利8435件;共计授权专利57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50件。年均推出7-12款创新产品。

公司建有多个国际领先的研发专业实验室,包括可靠性、标准化、电源、参数、气体、探头、热力学等专项技术实验室,其中可靠性实验室和标准化实验室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可靠性检测实验室还通过了 Intertek、SGS、TÜV 南德等国际第三方机构的认可。

公司累计医疗器械注册证1389个,2024年新增407个。懂医疗应该知道,这个新增数字还是很恐怖的,可见迈瑞的转产拿证能力很强。

3)售后服务优势突出,市场口碑良好

大型医疗设备通常具有7-10年的使用寿命,因此售后服务质量是采购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中国医疗设备》2019年发布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及售后服务调研活动"结果,迈瑞多款产品获得终端用户高度评价,在综合满意度和再购买意向方面领先同业。

售后服务能力是迈瑞相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的显著优势。由于医疗设备维修常具紧急性,企业需建立广泛的售后服务网络以确保快速响应。构建全面服务网络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且只有在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迈瑞在全球设有超过100个直属服务站点,配备1,900余名专业技术工程师,在售后服务能力方面明显领先于国内同行。

4)公司非常重视AI,赋能各个产品线

2024年12月,迈瑞发布了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针对临床痛点,基于数据还原患者数字画像,再用重症思维去深度分析,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实现了病情问答、建议生成、病历撰写和重症知识查询四大核心功能,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回溯整合患者病情、基于患者数字画像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生成临床思维导向下的病历文档、提供重症知识查询结果,助力临床全面提升诊疗精准度与质量。

目前,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已在国内多家顶级医疗机构实现临床应用,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为医生减轻流程化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患者救治,推动了重症诊疗向规范化、均质化、个体化发展。

AI赋能产品,这一块迈瑞确实做得很好,也在构建迈瑞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护城河。董事长李西廷在致股东信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绘制了人工智能下迈瑞未来发展新的蓝图。摘录一段。

“从中国到全球,从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智化“毛细血管”到跨国医疗集团的智慧“中枢神经”,迈瑞的全球化叙事已超越产品出海,演变为中国医疗数智化标准的全球迁徙。正如“深度求索”重构大模型技术范式,这场静默革命的终极图景,或许正如“启元”的命名深意——医疗智能化的“新纪元”正在开启,我们期待重新定义中国医疗科技的全球坐标。”

(四)国内与海外双驱动,持续并购扩张

1)海外市场布局领先,分散经营风险并把握增长机遇

相较于多数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在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方面具有先发优势。2014年,迈瑞就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分公司。当前,海外新兴市场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人均医疗支出较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迈瑞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6国建立19个子公司,并与中东欧16国开展医疗健康合作,如在波兰,迈瑞设备覆盖超过85%的公立医院和私立诊所;在中东欧地区,迈瑞每年举办近百场技术培训活动。

新兴市场通常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相对有限,迈瑞高性价比的产品更契合当地需求特点。

同时,海外业务布局有效分散了国内可能面临的集采等政策风险。2024年,迈瑞海外收入占比达45%,相比主要依赖国内市场的同行企业,具有更强的政策风险抵御能力。

2)资金实力雄厚,具备持续并购扩张潜力

近年来,迈瑞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并购拓展全球业务版图。2021年收购海肽生物布局IVD原料,2023年并购德赛诊断完善海外供应链,2024年收购心血管耗材龙头惠泰医疗,心血管耗材领域空间广阔,产品利润丰厚,惠泰医疗是国内电生理与血管介入的领军企业。通过高值耗材业务补强利润空间与全球营销能力,产业协同助推全球竞争力跃升。

2024年年报,账上仍有现金166亿人民币。后续仍有较充足的账上资金及融资能力进行收购,有望持续拓宽能力边界。

纵观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的发展历程,收并购一直是其拓展赛道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的发展史几乎都是一部并购史。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迈瑞会继续通过内生与外延快速切入新赛道、掌握新技术,同时发挥各产线之间的协同性,持续做大做强,提升可及市场空间。

综上,迈瑞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处在一个上升期的好赛道,成长空间巨大。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更有可能延续医疗器械行业强者恒强的发展逻辑。迈瑞具备“品种齐全+研发能力强+售后完善+AI”核心实力。同时国内外双轮驱动,持续海内外并购扩张,正在通向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的路上稳健前行。

以上把迈瑞的核心竞争力聊完了,下一篇我们聊一聊迈瑞的财务数据。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2026医疗器械展会|“中国造”医疗器械崛起,599万余家企业共铸高质量新篇章

下一篇:2026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 应用场景拓展

返回顶部